“经典咏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这是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的开场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留下无数文化经典。经典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淘洗,但生命力其实旺盛得很。经典具有巨大的感召力,总能在一个个特殊的时刻,唤起民族的精神共识和情感共鸣。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是我们民族的创造性成果,在当今民众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经典咏流传》旨在挖掘经典诗词文化魅力。陪伴节目三季以来,我一次次被经典文化的精神能量所感动。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我们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这一壮举赋予文艺创作更为厚重的使命。在《经典咏流传》第三季节目中,90位经典传唱人唱响了67首改编自经典诗词的音乐作品,多首温度和力量兼具的战疫歌曲,尤为直击人心。一曲《岳阳楼记》高德娱乐,鼓舞着逆行者们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们豪迈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慷慨致敬并肩而行的战友;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将文天祥的《彭通伯卫和堂》融进原创歌曲《守护》,字字句句饱含医者仁心。一首首歌曲,唱出了医者的豪情和柔情,体现了音乐创作者从现实生活和古典文化中汲取创作力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担当。
让我难忘的,还有舞台上那些生气勃勃的孩子和意气风发的老人。身患渐冻症的9岁男孩陈果毅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唱出对命运的不屈服;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花儿合唱团笑容灿烂地合唱《小池》,向全国人民展示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自主学习、乐观向上的面貌;“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们身着红军军装,重现气势磅礴的经典史诗《长征组歌》……《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为时而著,彰显出时代的格局和情怀。高德娱乐
曾经,我对“古诗今唱”没有形成鲜明的音乐风格或流行趋势感到惋惜,但历经三季的锻造,《经典咏流传》已经在当下引领了一个“潮流”。它持续探索将经典诗词配以现代音乐的有效路径,带领观众在歌手的精彩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将音乐创作提升到全新境界。音乐不只是一种娱乐方式,音乐还可以涵养心性,传递精神价值,发挥凝心聚气的社会功能。“古诗今唱”的方式将经典诗词蕴含的深厚精神文化价值传播开来,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大有可为。
唐诗宋词就像一个优盘,握在手中很小,但释放出来的容量非常大。它们是中华文明高度集中、概括的表达形式,是我们民族典范的情感记忆和文化表达。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经典之美,因传承而绽放;传承之光,因创新而璀璨。我们将更加积极地传承和转化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增添更多精彩和温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接受美的熏陶,感受情感的美、事物的美、文化的美,让自己能诗意地栖居在现实的土地上。
●不带功利地、发自内心地喜欢古诗文,享受它们带给心灵的陶冶和感悟,这才是古诗文的“正确打开方式”。
●功利的目标不利于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与认知。充分给予自由和空间,给予耐心的引导,让学生从小感受古诗词的意境,才是关键所在。
春节期间热播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尘埃落定。有关古诗文教育的话题,却不该昙花一现,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
有人说,诗词大会找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有人说,它更多只是一场表演,并不能改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式微的现实。而更需要关注的是,在节目播出后,各种古诗词培训班又扎堆涌现,不少家长大有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下一个武亦姝和陈更的架势。
今天,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心态善待传统文化?又该怎样为孩子们留住古诗文的“童子功”?节目的热播及部分选手的成长轨迹,又会对学校、家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带来怎样的启发与借鉴?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上,引来最多话题的是,高德娱乐夺得总冠军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这位“00后”少女的古典气质、机敏反应和从容心态,让很多粉丝惊呼她“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这样评价:“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确,如果说武亦姝与大多数同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别人的书架上摆的都是数理化习题,她还有一本诗词;别人崇拜当代富豪明星,她称陆游为“男神”。
不只是武亦姝,《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里,多位“00后”上海女生亮相,清一色的学霸,也是气质清雅、态度沉着的小美女。上海中学高二学生姜闻页,被问到快要高考了为什么还来参加节目录制时,回答说因为喜欢诗词而且“学有余力”。而她的高考志愿,竟是与古诗词并不搭边的金融专业。文来中学初一女生侯尤雯才13岁,是从百人团刷入挑战赛的最小年龄选手——点评老师口中的“‘娉娉袅袅十三余’,正是豆蔻年华”,年纪虽小,却一样表现不俗。
大量的古典诗词记诵积累,熏陶出了她们身上的某种共性气质,也涵养着她们的价值观、审美方式和表达方式。即使身在比赛场上,她们身上也都没有常见的争强好胜、少年意气、敏感紧张。选手当中的大部分人,每天读诗词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接受美的熏陶,感受情感的美、事物的美、文化的美,让自己能诗意地栖居在现实的土地上。”
对此,有学者评价,不是因为古诗文能够带来升学评优的便利,或是赢得竞赛荣誉、炫示聪明和成功,只是不带功利地、发自内心地喜欢古诗文,享受它们带给心灵的陶冶和感悟。这,才是选手们的共同之处,也是古诗文的“正确打开方式”。
正如蒙曼谈到的,对于这个节目的大部分选手来说,“重要的不是诗词的储备量,而是对诗词的爱,不是为了背诗词来参加这个比赛,而是为了享受诗词而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也表示,“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中国人对诗词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而这份文化情结是当下最值得珍视的。”
不久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意见,宣布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课堂和教材更是其中重点。实现目标的时间节点设在2025年。
目标的实现显然并不容易,有学者分析:原本是“妇孺皆知”的诗词名篇名句,《中国诗词大会》经过筛选的百人团也会有大量答错者。这说明,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古诗文教育提升空间很大。
如何提升?在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看来,在古诗文教育方面,学校是必然的主渠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武亦姝所在的复旦附中,传统文化教育已成风习。她随口吟诵的《诗经·七月》,学校自编的《中华古诗文阅读》第一册翻开就是。全校学生都要研读《论语》《古文观止》及诸子百家选篇,每天晨读古诗词。
而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近几年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投入很大,构建了以“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六进”长效机制高德娱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沪版语文教材加大诗词等传统文化比重,相比于全国版教材,诗文篇目更多,如四至六年级的文言文约占课文总量的20%,七至九年级和高中基础型课程中占40%。
当然,上海的成功经验中,最值得借鉴的,还不是对于诗文篇目的要求,而是教学理念。
“经常会有家长质疑,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为何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老师坦言,“正是这种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的功利思想,让中小学语文教育走偏,让很多学生丧失了对古诗词意境的感受能力以及阅读兴趣。”
北大附中语文教师孙玉磊也认为,“功利的目标不利于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与认知。充分给予自由和空间,给予耐心的引导,让学生从小感受古诗词的意境,才是关键所在。”
“走近古诗词,还有一层重要的内容,是要深入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认为,“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们通过阅读和学习来感受古诗词的美感和意境,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让不少家长立下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下一个武亦姝和陈更的念头,要求自家孩子多背古诗,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古诗词培训班。
对此,专家们虽有欣喜,更多担忧。在他们看来,幼儿学古诗重在培养语感、陶冶性情,注重形式多样,绝不应该抢先早学、硬背,不能跟风,盲目增加孩子负担。
贾炜就提醒家长说,学古诗文不是越早越好,超前让孩子背诗不符合脑科学发育规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切忌急功近利,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古诗文教育的特点。
“真正喜欢古诗文的,可能在学生中只占30%,其中真正出类拔萃的又只占喜欢者中的30%。”贾炜说,中小学阶段,古诗文教育是从学生的兴趣、习惯入手,不是让孩子简单地背诵,而是在与古人对话中提高审美境界、寻找文化认同。在古诗文积累的过程中,教学形式和评价都要多样,切忌盲目的早学、抢学,死记硬背,把培养的过程变成应试技术。节目中选手的表现之所以引人瞩目,也不在于成绩高低,而是在传统文化熏陶下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良好素质。
有学者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兴趣入手,以志向的培养为重点,以健全的人格培养为目标,既不随意拔高要求,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又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让有兴趣的孩子“长板”做得更长。
在孙玉磊看来,在不同的阶段,学生所接受的古诗文教育应有区别,“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德娱乐在小学阶段,老师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培养他们风雅的气质。在中学阶段,可以通过开设不同层次的诗词选修课,让感兴趣的同学逐渐提高对于诗词的鉴赏程度。教育的过程当讲求科学性。”
记者在实地采访中看到,如今,全国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注重在古诗文教育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抓住重点意象,对低年级孩子,用画“诗画”、角色扮演、讲故事等办法,增强学习趣味性。除了语文课堂上的琅琅书声,在很多中小学,还可以听到同学们在每节课的两分钟预备铃时间内诵读古诗词,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在品读中感悟美好意境,品出内在理趣,高德娱乐涵养品德性情。
“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对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教育,让古诗文教育真正做到内化于心,才能真正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李山说。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了重要经验。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做客人民网,围绕北京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高考改革等基础教育领域的探索经验,以及如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分享。…
编者按:2021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起正式拉开大幕。今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将实行“3+1+2”模式。…
“经典咏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这是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的开场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留下无数文化经典。经典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淘洗,但生命力其实旺盛得很。经典具有巨大的感召力,总能在一个个特殊的时刻,唤起民族的精神共识和情感共鸣。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是我们民族的创造性成果,在当今民众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经典咏流传》旨在挖掘经典诗词文化魅力。陪伴节目三季以来,我一次次被经典文化的精神能量所感动。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我们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这一壮举赋予文艺创作更为厚重的使命。在《经典咏流传》第三季节目中,90位经典传唱人唱响了67首改编自经典诗词的音乐作品,多首温度和力量兼具的战疫歌曲,尤为直击人心。一曲《岳阳楼记》高德娱乐,鼓舞着逆行者们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们豪迈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慷慨致敬并肩而行的战友;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将文天祥的《彭通伯卫和堂》融进原创歌曲《守护》,字字句句饱含医者仁心。一首首歌曲,唱出了医者的豪情和柔情,体现了音乐创作者从现实生活和古典文化中汲取创作力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担当。
让我难忘的,还有舞台上那些生气勃勃的孩子和意气风发的老人。身患渐冻症的9岁男孩陈果毅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唱出对命运的不屈服;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花儿合唱团笑容灿烂地合唱《小池》,向全国人民展示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自主学习、乐观向上的面貌;“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们身着红军军装,重现气势磅礴的经典史诗《长征组歌》……《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为时而著,彰显出时代的格局和情怀。高德娱乐
曾经,我对“古诗今唱”没有形成鲜明的音乐风格或流行趋势感到惋惜,但历经三季的锻造,《经典咏流传》已经在当下引领了一个“潮流”。它持续探索将经典诗词配以现代音乐的有效路径,带领观众在歌手的精彩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将音乐创作提升到全新境界。音乐不只是一种娱乐方式,音乐还可以涵养心性,传递精神价值,发挥凝心聚气的社会功能。“古诗今唱”的方式将经典诗词蕴含的深厚精神文化价值传播开来,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大有可为。
唐诗宋词就像一个优盘,握在手中很小,但释放出来的容量非常大。它们是中华文明高度集中、概括的表达形式,是我们民族典范的情感记忆和文化表达。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经典之美,因传承而绽放;传承之光,因创新而璀璨。我们将更加积极地传承和转化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增添更多精彩和温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说到版本,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听歌时搜索一首歌的名字,会出现“live版”“DJ版”“翻唱版”“改编版”等许多歌曲版本;有些人可能还会想到软件、系统的版本升级高德娱乐。而提到古籍版本、诗词版本,则仿佛是“文物鉴定”,需要资深的专家在汗牛充栋的“故纸堆”中挑挑拣拣。
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逆风如解意”还是“朔风如解意”?是“深藏功与名”还是“深藏身与名”?近年来,一些古诗词的版本问题频频引发热议,怎么你的背诵我的背诵好像不一样?
这些流传千百年如今又在互联网平台频频“出圈”的经典古诗句,我们究竟该如何考证哪一句才是真正的“原版”?而那些在许多人印象里被“误传”的版本,又是否只是“曼德拉效应”?戳视频,带你寻根溯源,了解这些“出圈”古诗词不同版本的演变历程,让你在下次遇到争论时更加“有理有据”。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随着百人团和云中千人团齐声“诵春”,《2024中国诗词大会》开启了新一季文化之旅。
从2016年首季开播,到如今第九季热播高德娱乐,《中国诗词大会》凭借浓郁的文化性、广泛的参与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持续吸引诗词爱好者。这档老牌文化综艺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诗词文化不断破圈。《2024中国诗词大会》自3月10日首播以来,热度节节攀升,据CSM全国网数据,首期收视率1%,首播触达1.3亿人次;据酷云数据,节目直播收视率最高1.73%,市场占有率最高8.15%,前5期稳居当日综艺节目收视第1名,收获全网热搜热榜共计150个,持续位居微博综艺影响力榜文化类综艺第1位。
节目制片人、总导演颜芳在接受《综艺报》采访时表示,《中国诗词大会》开播9年来,一直在创新道路上不懈探索。“每一年都在左手打右手,节目组不断问自己,今年还有什么新亮点呈现给大家。我们把诗词大会当成一棵大树,希望它每年都有成长,不仅是外在表现,内核也要一次次自我更新;我们每年都在寻找鲜活、热爱诗词的人物,同时在内容上紧扣生活,紧扣时代。”
从西藏林芝的秀美风景,到哈尼族“长街宴”的热闹非凡;从“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别致情境,到“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情感共融,《2024中国诗词大会》采用周播形式,萃取提炼“春天、多彩、勇毅、山河、相逢、寒暑、风味、先生、灯火、在路上”等主题,展现中华民族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在颜芳看来,今季“更有烟火气”,“今年强调将理念转化为实践,涉及婚礼婚服、美食、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层面,更加接近观众日常生活,希望能让观众从衣食住行等生活中各个方面看到诗词、感受诗意。”
颜芳表示,热爱诗词的人是支撑整档节目的基点。本季大会百人团涵盖不同年龄阶段的选手,由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亲友团组成,同时设立了诗词大会“国际观察团”,从石油工人、农民,到航天3D打印师、驻外机械工程师,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因诗词结缘。“节目坚持以‘对诗词的热爱、生活的热爱’为标准选择选手,最小的选手仅5岁半,最大的近90岁。主创团队尊重每位选手的个性,让他们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我。”
颜芳介绍,《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团队强大,他们对节目、对诗词、对生活有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热爱。“具体到题目选择,导演组、题库专家、策划专家会一道道去过题目,让节目有坚实的内容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思考怎样让大家有共鸣、有兴趣。”例如,第二期以“多彩”为主题,以场景式诗词提问的方式,展示诗、衣、礼中的中国式浪漫美学。颜芳介绍,节目组联合北京服装学院沉浸式演绎汉、唐、宋、明四朝的婚服,以及古代婚俗礼仪。“这一环节由节目组命题,北京服装学院研究古代服装的师生参考了200多本古籍和文献资料、300余张书画和壁画图片,为诗词大会复原了8套服装。这些服装由北京服装学院服表专业的学生妆造后进行演绎,服饰之考究和妆造之精致,非常值得点赞。”同时,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节目组还与B站合作,邀请国风领域头部UP主参与创作,还原了一场庄重典雅的唐代婚礼。
运用AI、虚实交互等技术手段,融合动画和真人演绎、虚拟呈现等多种方式,节目不仅让敦煌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图》中的九色鹿“活”了起来,还以此为题,引出“周穆得同狼,秦人指为马”的诗句,又导入“雨中耕白水,云外劚青山”,展现百姓在春天耕作的场景,由此触发与当期主题“春天”有关的诸多闯关“考题”。“节目组还在现场为大家提供沉浸式体验,如分享采集的松茸,品尝《姑苏繁华图》中的火腿,通过高科技手段复现应县木塔和长安大明宫等历史遗迹,增强节目的生活质感,深化对诗词之美的表现。”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活”起来,不断融入现代生活。在颜芳看来,篇幅短小的诗词,以精准的表达、高度的思想属性和情感属性回应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主创团队对自己的要求是,节目一定要有含金量,不是硬梆梆的,而是要有闪光点。节目要突破‘拼记忆’的问答套路,认真传递诗词文化的魅力和底蕴,深度解读并输出诗词文化背后的价值内涵,让观众感悟诗词背后的历史和情感。”诗词来源于生活,更能跨越古今,“从诗词中寻找力量、振奋精神,让诗词不断滋润我们的生活,可能这就是《中国诗词大会》带给人们的作用或帮助。”
颜芳认为,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新形式的多种表达,能让诗词的叙述美实现“可视化”表达,从而更好地与当代观众产生连接。节目组一直提醒自己:在追求新鲜感、追求创新的过程中不跑偏,始终以诗词本体作为内容核心。“‘直抵人心’是节目从始至终的诉求,无论是高科技赋能的舞美,还是触达更多年轻观众的新媒体传播,最重要的仍是通过诗词展示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审美,引发当下观众内心深处情感共鸣。”